秦德君。四川一富户的私生女。与母亲相依为命。艰苦的生活,让她独立而且坚强。
五四运动在成都爆发,她是最早剪头发的三个女学生之一。
因为参与学生运动,她认识了刘伯坚与穆济波,并先后与二人发生恋情。
秦被学校开除后,与穆济波到了重庆。穆在某夜强暴了她。
那时,秦才十五岁。对于遭受玷污一事羞愤不过,曾企图自杀。
展转流浪了一阵子后,秦德君落脚上海某中学。与同时也在上海的穆济波言归于好。
尽管两人生活极不稳定,秦在这期间生了两个孩子,同时也更积极地参加左派女权运动。
1922年,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至此,秦德君的颠沛似乎已抵得上许多女人半生的遭遇。然而此时,她也不过刚满十八岁。
1925年,秦德君被派到西安从事地下工作。在那里与五四时代的老友刘伯坚重逢。
当时刘刚从苏联回到中国,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里当政治部主任。
两人一见倾心,虽然秦德君是个有夫之妇,刘亦已和另一个女人订婚。
最后,秦德君抛下了在西安教书的先生和两个孩子,加入了刘的军队,讨伐军阀。
国共联合政府垮台之际,两人都在武汉。这时,秦德君发现自己怀了刘伯坚的孩子。
1927年,秦生下了刘的女儿。这时候,刘已经去参加南昌起义了。
1928年春天,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从武汉前往南昌,在那里险些被当作间谍成为阶下囚。
秦终于辗转到了南京,但秘密警察已在等她自投罗网。
匆忙之际,她只得把女儿托付给朋友,独自逃往上海。
她搭船前往日本,本来的计划是想从日本转道前往苏联。
但与茅盾的邂逅,改变了她的革命行程。
在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十年历史舞台上,秦德君可说已将女性革命青年的命运诠释地淋漓尽致。
然而,她放荡不羁的感情生活,使她始终被拒于共产党伟人祠的殿堂之外。
1028年,这位让茅盾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只不过23岁,却已经跟两个男人谈过恋爱,替他们生了三个孩子,而她居然仍保有个人的行动自由与活力。
在日本,茅盾与秦德君同居一处,俨若夫妻。
从秦的第一次恋爱与自杀事件得到灵感,茅盾写下了《自杀》
描述一年轻女子在男友离她参与革命后,才发现自己怀孕,走投无路只好自杀。
接下来的两年里,秦德君形同茅盾的缪斯,提供他灵感,促使他写下许多评论与小说。
《从牯岭到东京》,茅盾反复歌颂北欧命运女神,她代表毅力勇气,象征着苏联。
茅盾所没提到的是他现实生活里的命运女神——秦德君,而这件时他们在日本的朋友都心知肚明。
秦德君对茅盾创作的影响不仅只是一则奇情艳事、茶余谈资而已。
秦对于茅盾的事业十分投入,甚至还厕身《蚀》的论战队伍。
她初试啼声之作是论《追求》里的女性角色章秋柳。
数十年后,垂垂老矣的秦德君仍然回味自己所扮演过的角色,可能与章秋柳不相上下。
她走进茅盾的生命里,以她的活力与热情唤醒情人的生命,将他在小说里梦想的生活付诸现实。
有一阵子茅盾想以秦德君为模特儿写一部小说,但是他最后还是听从了秦的建议
改以秦及其好友胡兰畦的经历为本,创造了一个混合角色。
其结果就是现代中国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:《虹》。
1929年夏天,《虹》写作进行了一半时,秦德君怀孕了。
与此同时,在上海的孔德芷已经知道丈夫与秦在日本同居的消息。
盛怒之下,孔走告茅盾的朋友,把气出在他们的孩子身上,并开出让茅盾根本无法接受的离婚条件。
7月下旬,秦德君同意回上海堕胎,并探探家庭与政治两方面的风头。
秦回国后,茅盾心中还暗存一线希望,以为他能够与孔德芷离婚,与秦开始新生活。
然而他后来显然不再那么确定。在日常生活里,秦个性固执,脾气火辣,与优柔的茅盾格格不入。
不过,替他们的爱情敲响最后丧钟的倒是政治局势。
1929年末,日本政府展开一连串行动缉捕滞居日本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在重重压力下,茅盾、秦德君不得不离开日本。1930年4月上旬,两人一起回到上海。
茅、秦两人的爱情故事此时可谓大势已去,然而它的尾声依然是波折重重。
茅盾回到上海后,依然与秦住在一起。
他在小说捕捉“真实”,但是在真实生活里,“现实”却是他无法控制的东西:
孔德芷苛刻的离婚条件;母亲和两个孩子的生计;国民党秘密警察的压力,共产党对其忠诚度的怀疑。
此时茅盾“脱党”已有两年,他还未向党为他的行为提出有效的辩护。
除此,茅盾本身优柔寡断的个性和羸弱的身体更让他的爱情雪上加霜。
最后导致茅盾与秦德君分手的原因是,茅盾发现秦又怀上了他们第二个孩子。
他希望秦再度堕胎,并且给他四年时间,让他把离婚问题解决
他需要时间写作,赚取稿费,好打发孔德芷。秦德君同意了。
但是堕完胎从医院回到家中,她却发现茅盾已经一走了之。
到了30年代,茅盾与孔德芷已经言归于好。
但在内心深处,他不可能忘记他对秦德君造成的创伤。他或许曾从朋友那里得知
秦德君在他不告而别后,曾把他留下来的安眠药全部吞下,企图自杀
还有她在重建自己的革命事业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。
至于秦德君这边,她也未曾忘记茅盾的婚约承诺。
1932年,她在四川发表了一篇文章,提醒茅盾四年之约即将到期。
这篇文章很快就出现在上海的小报上,一时风风雨雨。
茅盾曾经那么珍视的“革命加恋爱”现在兜了一个圈子,又回到原处,兜回到欲望与怨怼的源头。
1941年,抗日战愈演愈烈的时候,茅盾出版了一本描写国民党女特务的小说《腐蚀》。
他声称灵感来自1941年国民党对新四军事件的镇压。
但小说情节看起来全不是那么一回事,反倒更像他与秦德君爱情故事的扭曲版本。
其相似程度,甚至使白薇读了小说之后,急忙向她的朋友秦德君打听究竟。
事实是,茅盾写作《腐蚀》之际,刚刚得知秦与他分手后,也结了两次婚。
而她的现任丈夫是国民党高级军官。
秦德君在战时重庆的上流社会卷土重来,想必让茅盾感到十惊骇。
从共产党革命志士到国民党社交名流,秦的转变是个难解的谜。
茅盾在1949年革命成功后继续活跃于政治与文学的圈子里。1950-1960年代,他甚至当上了文化部长。
茅盾毕竟没有和他的妻子孔德芷离婚,但他们的关系在晚年变得越来越疏远。
孔德芷死于1969年。
“文化革命”后,1976年,茅盾曾在一个场合与秦德君不期而遇,但两人一句话也没交谈。
茅盾逝于1981年3月27日,据传他当时正在口述写作《虹》的过程,特别是他如何从他的“北欧命运女神”那里得到灵感的一段。
他在葬礼上被追认为党员,党龄从1921年算起。
秦德君在文革期间坐了8年牢。她的年寿很高。
在1989年5月的一次访谈中,她提到了她和茅盾六十年前一起参与革命的金国。
关于茅盾,她记得最清楚的,不是他们的爱情,而是茅盾对她的背叛。
仿佛是为了一雪当年遭受情人背叛之恨,秦德君在访谈里透露了一个秘密。
按照秦的说法,茅盾在他的《腐蚀》里疑神疑鬼,老把她想象成算计他的国民党特务。
但茅盾从来不知道的是,秦在现实生活里真的付有任务:
当时她在表面上虽然是国民党官员的妻子,暗地却为共产党搜集情报。
缘尽情了,余恨悠悠。
在这场革命加恋爱的游戏里,茅盾的这位“北欧命运女神”最终还是扳回一城。